8月18日,携程发布《2022年暑期亲子游报告》,数据显示7月份旅游订单总量环比6月提升50%;暑期亲子旅游订...
为积极配合国家品牌战略、标准化战略实施,提升品牌管理能力与贸易竞争优势,8月5日,深圳市贸促委联合...
6月20日,据安徽公安交警在线微信公众号消息, 为深入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,公安部交通管...
为严厉打击自然资源违法违规行为,充分发挥查处典型违法案件的警示作用,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,按...
诗 词 联 话
点击
(资料图片)
因为,过完这一天,再想感受夏天的魅力,就要等到明年了。
抓住夏天的尾巴,且来读诗。
聊借美丽的古诗词,送别夏天。
水晶帘动微风起,满架蔷薇一院香;
梅子留酸软齿牙,芭蕉分绿与窗纱;
竹深树密虫鸣处,时有微凉不是风;
……原来,这些著名的诗句,陪了我们整整一个夏天。
追逐古诗词,在最美的文字中,再读夏的风采,再品夏的情怀;诗巷在本期要跟大家分享的这首诗,简单而别致,它将寻常的夏天,写得无比美好,读完后让人不由为之称赞。
夏日偶书
宋·乐雷发
蜾蠃衔虫入破窗,枕书一垛竹方床。
家僮偶见草头字,误认离骚是药方。
作者与背景
乐雷发,字声远,号雪矶,我国南宋的文学家、诗人。
纵观历史,貌似绝大多数诗人都人生失意,也貌似绝大多数失意的诗人,都性情耿直。
乐雷发也因性情耿直、不附权贵而未得朝廷重用,最后决然辞官归隐于山中……。当读到这里的时候,不知道大家是否也跟诗巷一样,对乐雷发产生了同情之心呢?
乐雷发留存于世的诗大概有140多首,在这些诗作中,包含了七绝、七律、五绝等等的体裁;乐雷发的诗多写家国情怀,体现出强烈的民本意识,有着屈原《离骚》的风格。
我们这里所分享的这首诗,就是乐雷发于隐居期间所写,也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他对《离骚》的肯定与敬仰。
深度解析
诗的首句生动且活泼:蜾蠃衔虫入破窗;一只蜾蠃叼着一只虫子飞入了破窗。
很简单的一句,将一个有趣的画面捕捉下来。
蜾赢(guǒ luǒ),指一种青黑色的细腰蜂。作者没有选择其他物象入诗,而偏偏看中了这一只并不具备诗意之美的细腰蜂,这就显得有些特别了。
这只“蜾蠃”的出现,虽然没有为诗带来多么美的艺术感,却为诗带来了不尽的生机与活力,同时还将生活的真实与朴素性也体现出来。
我们说过,诗有多种,美也有多种。绚丽的风景是美,而质朴的生活细节也同样是美。
所以说,首句的特殊物象与简单的勾勒,让我们看到的是接近自然的生活,是远离浮华的本真。
一个“破”字精准点出了作者居住环境的僻静与简陋,也点出了他心境上淡泊安贫的一面。
承句将笔锋落在作者身上:枕书一垛竹方床;“我”枕着一摞书,躺在用竹子编制的床簟上。
读到这一句的时候,让人不由想到了蔡确的名句:纸屏石枕竹方床,手倦抛书午梦长。悠闲、惬意,写出了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。
乐雷发此诗的承句与蔡诗在语言组织上各不相同,但在意境与韵味方面却有着相同的妙处。
不论是蔡确的抛书而卧,还是乐雷发的枕书而卧,他们都表现出散漫慵懒、随性闲适的形象与心境,将夏日里特有的那种安然与美好传递予读者心中。
作者的悠闲状态与心情,也无不感染着读者,将我们带到了一个没有嘈杂、只有书香的宁静世界中。
说这首诗有趣别致,的确没有说错,我们来看后两句:家僮偶见草头字,误认离骚是药方;家里的书童看到书中有很多草字头的字,误认为《离骚》是药方。
我们知道,杨万里是一位将“生活碎片”写出水平的诗人,他的诗之所以能够打动读者,之所以能够让人读后久久回味,就是因为他能够巧妙地利用生活中的细节来充当诗料,从而让诗变得逸趣横生。
乐雷发的这首诗,其实有着杨万里诗的特点。
首句以生活细节入诗,后两句也同样以生活细节入诗。
首句体现出不尽的生机与活力,后两句则体现出更多的趣味与生动性,而儿童天真烂漫的形象也于此处得以彰显。
《离骚》中多芳草之名,而这些芳草又象征着不同流合污、品格纯洁的君子,所以作者为什么非要提及“离骚”,原因已经很明了了。
从“离骚”二字上面,我们得知作者的“兴趣”所在、“志向”所在。作者通过这两个字的植入,将自己忧国忧民、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怀含蓄地表达出来,让人心生敬畏。
作者对家童的描写,除了借其妥当地引入“离骚”外,当然是为了通过对家童天真美好形象的展现,来增添诗中的生活逸趣,让诗因“接近生活”而打动读者。
有趣的画面,美好的夏天,在乐雷发的这首诗中被定格成了永恒,此回一读,真的值得!
竹床高卧书为伴,一任夏风吹到秋;一首读完,味留唇齿。
标签: